2011年9月6日河北省校外青少年能力建设营活动将在太行山景区正式拉开帷幕,共有来自我省无,县、新乐县等2个项目的40名13-18岁的校外校外青少年参加活动。
作为项目的目标人群,13岁18岁的农村校外青少年与校内青少年相比,缺少获得应有的知识、信息和技能的机会及相应机构的支持和,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利比校内青少年,得到实现和保障。因此开展,校外青少年的非正规教育是,必要的。此次活动聘请了河北大学马宁老师、郑州杉和企业咨询管理公司建勇等,人员来为青少年做培训,在接下来的5天内,这些青少年将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拓展、团体定向、自我认知、自信心培养、职业等活动内容。
此次活动由河北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具体组织,是中国科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2006-2011周期)年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活动,目的就是通过拓展训练、生活能力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校外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力、自信心,团体意识等,通过引导启发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帮助。
目前,我省承担本周期非正规教育项目工作的有无,和新乐两个县,已在两县的乡村建立校外青少年学习活动中心14个,为每个中心配备了电脑、图书、数码相机、体育器材等,使活动中心成为农村社区校外青少年的学习、交流的场所,并通过开展游戏、培训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各种,的信息和资源。
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非正规教育项目始于1982年,经历了六个合作周期,合作,力于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和与儿童生存、发展相关的基本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工作。从1994起,合作项目,面向农村校外青少年开展生活能力、谋生技能、文化知识为,内容的培训,并开展儿童权利公约、卫生健康和预防艾滋病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在项目村建立乡村非正规教育学习中心的形式为项目地区的校外青少年提供(项目提供了电视机、VCD机和各类图书,以及文体活动器材等),并尝试利用同伴教育的形式传播知识和技能。
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2006-2011周期确立了10个省20个县作为项目实施地区,继续以对校外青少年生活能力和谋生技能的教育为中心,使校外青少年掌握艾滋病、毒品预防、健康安全、进城务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项目要提高项目地区140个乡村非正规教育学习中心的,使其能为校外青少年提供日常生活、个人发展所,的各种实用的信息资源。项目还将利用科协在普及方面的优势,面向校外青少年进行普及活动,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校外青少年地进入社会工作、适应社会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将对农村校外青少年非正规教育起到模式的作用,通过课题,和项目实践,逐步系统、规范在农村地区开展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形式和内容,为校外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的提出政策建议,引起政策制定部门对校外青少年教育和发展问题的关注。
包装机|包装机械|包装设备——科胜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详情了解请登入:www.kspack.net